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散文 > 文章内容


导读:在没有搬迁之前我已经做这样的梦了:一幢花园别墅、无际的草场、奔驰的骏马、悠闲的牛羊。那是一个诗人的梦,当然包括一个爱我的女人,她能容忍我一切不切合实际的幻想,这些幻想总能成真,她在嗔怪的同时是那么的温
在没有搬迁之前我已经做这样的梦了:一幢花园别墅、无际的草场、奔驰的骏马、悠闲的牛羊。那是一个诗人的梦,当然包括一个爱我的女人,她能容忍我一切不切合实际的幻想,这些幻想总能成真,她在嗔怪的同时是那么的温柔像母亲一样。我躺在草地上梦想着这一切,我知道那草地是我在深圳打工的时候,躺在灵芝公园的山坡上,仰望星空,梦想着的花园别墅。此后,我好像得了强迫症,在一个人的旅途中,在百无聊赖的时间里,我逐步完善我的房屋结构:多少层,多少间,什么样的装饰风格。古典的,现代的,反正都能按照我的意愿配置的恰到好处。
用不着别人笑话我,我自己先笑了。在生存面前,有时金钱的魔力比写一首诗更能打动我的心。也许我不是一个纯粹的诗人,但我不能不正视一个人身无分文居无定所时渴求金钱的目光。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中有一句评价晴雯的话: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”。诗是贵族的“玩意儿”,平民粘了它似乎只有三条路可走:要不在革命中改变自己的地位,抒发革命的理想;要不剑走偏锋,在运动中确立自己的另类主张;要不自生自灭为艺术献身。除此,我能想到的不是跟屁虫就是小爬虫,在“艺术贵族”的餐桌下捡拾点残羹剩饭附庸风雅。
以上观点肯定招人骂,因为我说的不是艺术而是平民的艺术之路,偏激的很。但我想到这了又不忍删去,故放到这供平民诗人们批判用。其实,我想说的是房子的事儿,房子等同于家,没有房子就没有家。我在外面漂泊多年,不管你适应不适应那里的环境,没有房子就没有家的感觉。去年十一月母亲打来电话,说家里的房子要拆迁,叫我速归。当时一路奔波走出家乡小站,回到家里还特意写了一首小诗:

走下火车
凉风一下子灌进我的嘴里
像一杯新鲜的啤酒
从喉咙直落到我的胃
天依然是黑的
我闭着眼睛就能走出去
的哥问我到哪里
我顺口答道:分局
家里的朋友都知道
那不是公安分局、不是衙门
那是我的家
下半夜了
离老远
我就看到
灯火一直为我亮着

这就是我的家啊,如今就要不复存在了。我想记述它,但文字的学问太深,记述起来拐弯抹角,就像这篇文章不成体统。因此,我更喜欢影像艺术。它来的直观、震撼,特别是某些细节的不经意的展露更能说明不被人注意的真像。文字就差的远了,它是给文化人看的,看得明白看不明白还得另说着。
首先说说我家房子的概况:二楼,四十六平米,两室,一厨一卫,带有小走廊,七九年建的不老不新的四层楼房。拆迁理由不详(大概是政府办公用地),没有商量余地。大部分住户不愿意搬,原因是给的太少,一平顶一平。按理说,旧房换新房也够意思了,为什么还不满意?我到新楼房看了看,不搬就对了。拿我家为例,和四十六平米相当的房子都是一室一厅一厨一卫(建筑面积),厅的面积很小,改不出住人的房间。家里人口多的就要买两室一厅的大户室,面积都在六十七到七十四之间,增加了二十多平(九十以上的,像我们小门小户的就不用考虑了)。一平按最低价计算需要四万块钱。再加上地下室、装修等最少也需要六万块钱。住的好好的无形中多花了六万块钱,谁干啊?有上告的,有串联不搬的,也有少数愿意搬的,一时间众说纷纭。
母亲愁,我也愁。买小了不够住,买大了钱不够。天底下最难的事儿就是借钱。我从小长大没欠过外债,现在也要硬着头皮借钱了。先和大哥、二哥打了招呼,这下够了,可心情并不好。我的女儿今年又要上学,每年至少一万,又和一位朋友打了招呼,心里还是放不下,总觉得是不是还有其他路可走?
每天都有不同的小道消息在拆迁户中流转。一会儿说是一平顶一平二,一会儿说是一平顶一平半,只要看到母亲从外面回到家里的脸色我就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。我也对不同的房型做过精细的计算。小的怎样布置,大的怎样装修,最后确定了一个六十七平的,大概需要五万块钱吧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对新房的不断的深入研究,我又先后确定了四十七平的、五十三平的、六十九平的。今年六月份临近签合同的时候我认定了五十五号楼一层六十九平的(一层的房价要比二层以上的房价便宜二百元到四百元)。似乎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。忽然间,买房需要排号,因为是单位拆迁,按父辈们参加工作的年限排号。我死去的父亲是四七年六月参加工作的排在第七号。那些串联的、不愿意搬的开始动摇,因为风传明年房价还要涨,现在不买更没有机会了,走后门的自然多了起来。
我和母亲都自信排在第七号机会大大的,可没成想大意失荆州。订合同那天,一楼六十九平的被排在第四号的要了去,无奈之下我母亲要了五十三平的,回来后,我控制不住发了火,母亲伤心的落了泪,我一下子陷入到迷茫和自责之中,不得不承认了现实。这么多年,好像我才懂得不要相信没有确定的事儿、不要相信自己想像的事儿似的,再一次领教了现实的残酷。不过还好,不用借钱了,省去了一份焦虑,可诗人的脾性再一次激发了我的灵感,写下了不是诗的诗,作为这份搬迁记录的结束语:

我死后
不立碑
不开追悼会
有条件的话
火化后
把我的骨灰
洒在离我死亡的地点最近的大海
没条件的话
把我的骨灰
就地洒在附近的田地
从那儿来到那儿去
知道的人越少越好
这一切都源于我最近的思考
活着沉重
死了一定要轻松
2007-6-30